|
廣東神廟在曼谷唐人街石龍軍路廣肇會館內。廣肇會館是當時旅泰的廣東省廣州府和肇廣府兩蜀的同鄉于2420年(西元1877年)建妥之廣肇別墅。歷史可考究自神廟後座的紀念石碑文上刻有建築神廟的年代,為佛历2420年,及泰皇五世皇登基朝代,自佛历2411年至2453年。
廣東神廟之建築式樣是依照中國之神廟款式興建(有如中國式之四合院),正中為神廟大廳,上有"恭敬堂"三個大字,兩旁有兩座廂房,神廟大廳供奉有"關武帝聖座(關公)"、"孔子聖座"、"文昌大帝聖座"、"魯班先師聖座"(這四聖像皆為木雕是由中國搬運至此),正中堂供奉觀世音菩薩金身聖像(這座觀世音菩薩隆是張照紀之公子張巨榮供奉)原聖身為墨黑色,後經由會館為聖體貼上金箔,即為現在的觀世音菩薩金身。廟內還供奉有:"財神爺"( 關信勳理事長恭奉)、"玄天上帝佛像"(何國忠副理事長恭奉)、"太歲"(陸瑞開副理事長恭奉)、"華佗"(陸潤和副理事長供奉)、彌勒佛祖供奉在入廟大門,遠遠就能看見彌勒佛祖笑口常開。似歡迎各位善男信女到來進香的,已獲得他的賜福給每人家庭幸福、生意興隆。
神廟大廳堂是由六條大木柱支撐著屋宇,並由雕刻精緻的大門可以開關。門外為院子,正中門有六扇大門,高約3.50公尺,門正中寫有一個金色的大"福"字,並畫有四隻金蝙蝠。大門外上面書有"廣肇別墅"四個大字,並貼上金箔,該對聯寫著:源流珠海,派衍星嚴 "。右邊注明立於:光緒八年(西元1882年)在壬午之春。右邊署名:商人王鋆鑾、鐘超灼同供奉,古岡張其衫彬書印。有兩隻吉祥瑞獅,鎮守於大門外。上面屋樑有兩隻石麒麟及壁畫、木雕等。
西元1994年8月17日吉時,在會館舉行四面佛安龕添汶儀式,第三十屆董事長鄧文福等首長、董事、會員同鄉、會館醒獅隊等數百人出席該典禮,祈求平安納福。
因廣東神廟歷經百年風吹雨打日曬之衝擊,神廟之浮雕、木雕、色彩已逐漸損壞。佛曆2543年(西元2000年)廣肇會館第三十三屆無金鴻董事長定出重修神廟瓦面方案,獲內務部及藝術廳批准,同年6月1日為神面舉行酬神開光儀式。廣東神廟即時舊貌變新顏,廟宇之上浮龍昂首飛舞,栩栩如生,青磚綠瓦、鳥獸飛龍、花草樹木等經過重新雕塑、彩色,真可謂巧奪天工,巍峨璀璨,一新耳目也。
《廣東神廟》於佛曆2545年(西元1902)年9月14日榮獲泰國內務部授予曼谷市文物保管最佳廟宇之榮譽證書、獎品和獎金。
西元2002年5月廣肇會館第卅四屆董事會成立,關信勳先生任董事長,見到神廟已修得堂皇壯觀,但可惜會館大門前之圍牆過高,而且沒有正門,使路過之人甚少觀見其內有一座宏偉的廣東神廟。經商討,為吸引更多人注意,同意改建大門為中國式之牌樓,圍牆改低及以疏線條之間隔空隙,使過往路人容易看到廣東神廟的外貌。在關信勳董事長先帶頭贊助90萬泰銖後,全體理事、會員同鄉和熱心人士同心協力襄助建築費共550萬株,工程順利完成。牌樓的正面有"泰國廣肇會館"的中英泰三種文字,而在牌樓的後面有第卅四屆董事長關信勳題的"萬代鼎盛"四個金色大字。並於西元2004年1月31日舉行牌樓和"廣東神廟"牌匾揭幕典禮。
西元2004年5月會館第三十五屆董事會成立後,副理事長、懇記雙葫蘆涼茶行董事長譚立根先生主動提出為神廟觀世音菩薩升高工程,敬添神龕一座。 2006年神廟更是大事興革,神殿內由陸瑞開理事長供奉兩盞大型大光燈(四萬株)裝置在兩旁。內堂正中也裝上一盞大型大光燈(二萬株)是何德年名譽顧問與其女兒供奉的。另在走廊裝上兩盞中型大光燈和在大門入口彌勒佛祖上面裝上了一盞大型大光燈是 永遠名譽理事長供奉的(共四萬八千株),入夜全座廟堂內外大放光明。表示,廣肇全體相親事業大放光彩,家庭興旺。
目前廣東神廟更是名聞遐邇,外國遊客和准新浪新年常到這裏來觀光或攝影留念,希望獲得神恩庇佑他們家庭幸福、生活美滿!此後,這座有百年歷史之廣東神廟,香火鼎盛。將不再默默無聞埋沒於鬧市之中,而是名流千古,響徹唐人街的古廟之一,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進香膜拜者越來越多,泰國廣肇會館的會務蒸蒸日上,中泰兩國人民商貿往來發展也萬代鼎盛! |
|